【一起惠訊】12月24日消息,日前,一石激起千層浪,有媒體抨擊今年天貓雙11大促過后,眾多在大促中取得良好銷量的品牌商近期退款率猛增,高于行業(yè)均值。但是部分品牌商回擊:“小編應該回家補習天貓店鋪評分中退款率算法,現在的數據并不能反映雙11大促的真實退款率?!?
那么雙11退款率的事實真相到底是怎樣的?記者向多家在雙11大促中獲得良好銷售成績的品牌商商詢問了相關情況。
品牌商首先指出,天貓店鋪評分中退款率的計算邏輯存在一些問題:店鋪近一個月的退款率,是前30天所產生的退款總額作為分子除以這期間的銷售總額,所得出的數據。“這種邏輯算法在日常經營中并不存在太大問題,但是一旦碰到促銷其中的計算邏輯存在的漏洞就表現了出來?!?
品牌商解釋,此前文章中提到的12月21日的退款率,是指11月21日到12月20日的這30天內的退款率,也就是這期間的退款數量除以銷售數量的結果。在這段時期內,店鋪產生的退款是以雙十一的退款為主,而銷售數量中已經沒有雙十一的銷售。
為了解品牌商雙11訂單的退款情況,小編匯總了女裝、男裝、箱包、鞋子、戶外、食品、生活用品、家紡、化妝品等類目中,在雙11期間取得了良好銷售成績的十個品牌統(tǒng)計的雙11退款率。即品牌商將雙11訂單中產生的退款金額除以雙11當天產生的銷量所得出的數據。
根據數據顯示,其中服裝品牌的退款率一般在12%到15%之間,鞋包類目的退款率約為10%。而零食、生活用品、家紡、化妝品等類目由于沒有尺碼、試穿等問題,所以退貨率都比較低。其中羅萊、韓都衣舍統(tǒng)計的退款率和天貓近30天退款率相差巨大。
此外,有品牌商指出,數據只能進行參考,盡心數據不如無數據。退款率不能被認為是判斷一個商家運營能力的核心指標,某種程度看店鋪動態(tài)評分更加重要,反映了商家后端供應鏈和團隊的運營能力。
聲明:本站部分信息來自互聯(lián)網,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及用于網絡分享,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。如果您發(fā)現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,請與我們取得聯(lián)系,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